学院概况
会计与金融学院是我校成为AACSB联盟成员的牵头学院,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青岛市服务地方活力绩效评价及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学院是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首批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单位,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智能会计学院);山东省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教育系统五星级党支部,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青岛市社科研究智库培育基地。学院拥有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CIMA)、山东省教学名师、青岛市教学名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等优秀人才;现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互联网金融两次进入软科中国大学专业B级排名。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科技分别为2024及2025年新增专业。学院坚持会计、金融、管理科学与工程三大学科齐头并进,坚持会计、金融、科技“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借助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支持,推进会计与科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学院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国内本科教育与国际执业资格证书标准相结合,自2012年起逐步引入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CIM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CFA(特许财务分析师)、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等国际执业资格考试的培养理念、标准及部分课程,开设了会计学(ACCA国际会计)、会计学(CIMA管理会计)、财务管理(CFA特许财务分析师)、审计学(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四个特色班。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院突出“信息技术+专业建设”,开设了会计学(智能会计)特色班,同时在互联网金融专业中引入FRM(金融风险管理师)、CGFT(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证书执业标准及相关课程,融入互联网金融(FRM智能风险管理)及金融科技专业学生培养。
学院以“尊重、务实、探索、多元”的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国际化改革为重心,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人文素养、诚信品质和学科交叉理念,具有学科交叉能力、数智分析能力、实践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面向智慧城市的创新性、数智化、应用型会计金融与大数据人才。秉承“把优势领域做强、强势领域做特、特色领域做精、新兴领域做优”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强化学生多层次培养,紧跟行业变革及信息技术前沿,紧密契合现代城市发展对应用型会计、金融及大数据人才的需求,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
学院愿景:
成为应用型会计金融与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引领者,培养创新性、数智化、应用型会计金融与大数据人才,融合国际视野和本土特色、连接会计与科技、金融与科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
学院使命:
培养应用型会计金融与大数据人才,赋能未来智慧城市发展
学院价值观:
严毅、诚信、慎思、笃行
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智慧城市的创新性、数智化、应用型会计金融与大数据人才
学院人才培养特色:
国际化视野、数智化思维、执业化标准
开设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目前8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40%以上海外留学背景教师,15%以上为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及高级会计师等高级职称。
名师引领。学院教师务实奋进、追求卓越。持续引进多名高层次人才,目前拥有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CIMA)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名,青岛市教学名师2名,青岛市师德标兵1名,在青高校十佳辅导员1名。学院荣获校级卓越团队奖1个,卓越教师奖3个。拥有多名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等教学科研骨干。
特色突出。学院师资以“学科跨界融合”为特色,专业教师既具备扎实的传统财会审金融知识又擅长信息技术。拥有一支以海外留学教师及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团队,兼具国际与传统、活力与沉稳、多元与专业。目前已形成环境审计与环境价值管理、蓝色金融与蓝色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教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聘请中国海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知名教授及财会审领域专业人士为外聘教授。
成果丰富。拥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9门,混合式课程建设超40门,校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获得山东省民办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推出“高等学校创新性数智化应用型经济管理规划教材”等三套教材,共7大系列。截至目前,学院出版了140余部教材。其中《税法(第四版)》教材入选山东省“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获得省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7项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百万项目1项;横向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双百调研课题咨询报告获市领导批示1项等;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信息化竞赛、教科研成果奖25余项。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类大赛,目前已获奖540余项。

徐伟丽
会计与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专家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评委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百万资金项目负责人主持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山东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民办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经验入选青岛市教育蓝皮书主编《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教材20余部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校级卓越教学奖、卓越团队奖

高杉
会计与金融学院副院长
教授国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评委专家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评委专家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委专家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山东省优秀科技创新导师山东省首批创新教育导师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数智财经委员会理事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专家会员山东省信息协会职教分会专家会员主持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山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省级职业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70余项出版《中级财务会计》《税收筹划》等专业教材20部主持及参与省市校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5余项公开发表SCI核心论文1篇,国内学术论文12篇

秦桂兰
会计与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党总支书记
教授山东省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负责人曾担任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青岛市教育系统2022年度“五星级”党支部负责人青岛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青岛市师德标兵主持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参与省教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8项主持参与省部级、市厅级纵向及横向项目20项指导的学生论文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2次主编出版《金融学》《金融学科导引》等教材20部山东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民办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参与的专项课题获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金融学》负责人校级卓越价值观奖、卓越团队奖

王国娜
会计与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
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企业管理硕士金融科技专业负责人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省市级教科研课题13项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荣获课题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编教材6部,副主编教材8部发表经济金融相关论文15篇(核心1篇)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金沙js5588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连续四学期学生评教前10%,其中三个学期评教全校第一

洪宇
会计与金融学院审计系主任
副教授 青岛市教学名师审计学专业负责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审计实务》负责人主持省部级及市厅级科研课题8项参与各类教研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山东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3次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主编《经济法》《内部控制》等教材10部青岛市社科研究智库培育基地负责人

陈莎
会计与金融学院会计系主任
副教授 高级会计师 CIMA管理会计负责人DMA数字化管理会计师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主编副主编《税法》等教材10部税法(第四版)获山东省“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教改教研课题及科研课题10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

耿菲
会计与金融学院财务管理系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
副教授财务管理专业负责人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第七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财务管理》负责人多次获评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主编参编教材16部参与省市厅级课题7项

蔡素兰
会计与金融学院智能会计与金融实验中心主任
副教授中南大学硕士 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大数据分析师智能会计及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负责人主持、参与市厅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7项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5篇主编、副主编教材21部山东省第六届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 一等奖“科云杯”全国大学生财会职业能力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

孙晓彤
会计与金融学院审计系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马来西亚精英大学硕士学位曾任马来西亚国际学校中英双语讲师ACCA会员、ACCA数智财会师会计学(ACCA)专业负责人十二年双语课程教学经验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10部主持、参与5项市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9篇组织并带领学生获得多项国内竞赛奖项

杜瑞
会计与金融学院教师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直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士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访问学者(公派)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CSSCI论文4篇,EI检索论文1篇,与他人合作发表CSSCI论文5篇,EI检索论文2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 1项

严贝
会计与金融学院教师
菲律宾永恒大学拉古纳分校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曾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办公室发表论文5篇,主持市厅级课题1项,参编教材3部

范晶
会计与金融学院教师
博特拉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Accounting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管理学学士主持、参与市厅级等不同级别纵向及横向课题8项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校级科研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受邀出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并发言

谭晨
会计与金融学院教师
谢菲尔德大学商务金融与经济专业硕士兼任古腾堡英才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导师 荣获山东省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数字金融赛道区域赛二等奖金沙js5588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主持并参与多项市厅级、校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6篇
教学特色
凸显国际特色。注重开阔学生国际视野,课程体系嵌入国际执业证书相关课程。采用国际化教学模式,实施高影响力教学,并开设部分双语课程;从教学、教师、学生、课程等方面落实国际化,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掌握世界文化与语言、信息素养与全球意识、创意与创新素质、道德与自我指导六大国际学生必备素养。
强化数智思维。在课程设置中突出数智思维及金融科技特色,开设智能会计、智能财务、智能审计、大数据分析与管理、财务数据可视化、财务机器人、云会计等领域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力。
呈现融合多元。教学中突出传统会计金融与现代信息技术、社会文化价值观与职业素养操守发展、国内外课程内容、教育过程与人才产出效果跟踪、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等方面多元、融合发展。同时,在培养目标、培养能力、课程设置、实践体系、效果评价、质量考核等方面都体现出多元化特色。
重视实践应用。坚持“塑造诚信品格,突出职业特点,强调动手能力,倡导实验教学”的指导方针,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升”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财经类专业大赛,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数智财务分析能力。推进产教融合及“一课双师”,目前已建立7家产业学院,加入6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注重深化校企合作和协同育人。与AACSB、ACCA、CIMA等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扩宽渠道。与中国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招商证券、中信证券、鲁南制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等知名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倡导全面培养。突出提升学生全方位素养,既传授专业知识,又注重学生拓展创新。学院目前设有数智财经研习社、会计基本技能协会等专业协会,扩展学生专业素养及能力;成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学生参加校长国际研学项目,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及各项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理念及能力。
借鉴执业标准。学院各专业以ACCA、CIMA、CIA、CFA、FRM等会计、审计、财务、金融领域广受欢迎的国际执业证书为标准,在培养方案中嵌入部分相关课程,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
硬件设施
在硬件设施方面,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占地1443平方米的大型智能化综合会计实验中心,其中包括财务共享与ERP沙盘综合实验室、智能会计实验室、虚拟商业环境综合实验室等多元化、高端专业实验室9个,共计电脑700余台。实验中心配有智能中控、云桌面、电子沙盘、物理沙盘等现代化先进设备,实用性极强;同时配有一套完整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这是一个集财务共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一体的实践教育新生态平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条件。2022年新增商业银行业务运营、证券投资实务两款金融类软件,新购了RPA财务机器人软件、财务大数据分析软件,同时配备了RPA财务机器人。2023年学院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实验室获批城阳区重点实验室。

毕业发展
毕业生多在知名企业、政府部门任职或进入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有大批学生已成长为就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同时与16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
升学代表院校(部分):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悉尼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
毕业生入职企业(部分):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中铁公司、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大连海关等。